一年后,小石头也渐渐熟悉了在刘家的生活。他不仅学会了读书写字,还在刘玉的教导下,学会了唱曲。刘玉平日里喜欢听曲,偶尔兴致来了,也会教小石头几句。小石头虽然嗓音不算出众,但他学得认真,渐渐也能唱得像模像样。
刘玉对小石头的态度也从最初的随意变得亲近起来。虽然小石头是他的书童,但刘玉并不让他做太多粗重的活计,反而更像是把他当成了一个玩伴。平日里,刘玉让小石头帮忙研墨、整理书架,或者在他读书时陪在一旁,偶尔还会让小石头给他读几段书。小石头手脚勤快,做事也细心,刘玉对他很是满意。
日子久了,小石头的皮肤也变得白皙细腻,整个人看起来比刚来刘家时精神了许多。他穿着一身整洁的长衫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举手投足间已经有了几分书卷气。
一天傍晚,刘玉和小石头坐在后院的凉亭里,刘玉手里拿着一本诗集,正兴致勃勃地给小石头讲解其中的诗句。小石头听得入神,时不时点头附和。刘玉讲完一段,放下书,笑着对小石头说道:“小石头,你学得倒是挺快,比我想象中聪明多了。”
小石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少爷教得好,我才能学得快。”
刘玉摆了摆手,笑道:“你也不用谦虚。对了,我听说你以前在慈幼局里生活,日子过得挺苦的。现在在刘家,你觉得怎么样?”
小石头认真地想了想,回答道:“少爷,刘家对我很好,尤其是您,不仅教我读书写字,还教我唱曲。我在这里过得很开心,比在慈幼局时好多了。”
刘玉点了点头,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:“你能这么想就好。其实,我也挺喜欢你的,你做事认真,学东西也快,比我以前那些书童强多了。”
小石头听了刘玉的话,心里有些好奇,便试探着问道:“少爷,您以前的书童……他们去哪了?”
刘玉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,眼神闪烁了一下,随即若无其事地说道:“哦,他们啊……有的回家去了,有的去了别的地方。你也知道,书童这种活儿,干不长久,总是来来去去的。”
小石头察觉到刘玉的闪烁其词,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,但又不好多问,只得点了点头,轻声应道:“原来是这样。”
刘玉似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,便站起身来,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,笑着说道:“好了,天色不早了,咱们回去吧。明天我再教你几首新曲子,你可得好好学。”
小石头也站起身,恭敬地点了点头:“是,少爷。”
两人一前一后走回前院,小石头跟在刘玉身后,心里却始终萦绕着刚才的对话。他总觉得刘玉提到以前的书童时,神情有些异样,似乎隐瞒了什么。但小石头知道自己只是个书童,不该过多打听少爷的私事,便压下心中的疑惑,不再多想。
然而,接下来的几天,小石头渐渐发现,刘家上下似乎对“书童”这个词格外敏感。每当他无意中提起以前的书童,下人们总是神色古怪,要么岔开话题,要么闭口不谈。
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,狂风呼啸,雨点猛烈地拍打着窗户,发出“噼里啪啦”的声响。小石头正坐在房中,手里拿着一本诗集,借着微弱的烛光,认真地读着。突然,房门被猛地推开,冷风夹杂着雨水灌了进来,烛火剧烈摇晃,几乎要熄灭。
小石头抬起头,看到刘玉站在门口,衣衫不整,脸色潮红,眼神中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疯狂。小石头心里一紧,连忙站起身,有些不安地问道:“少爷,这么晚了,您怎么来了?外面雨这么大,您快进来,别着凉了。”
刘玉没有回答,只是大步走进房间,反手关上了门。他的呼吸有些急促,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小石头,嘴角扬起一抹诡异的笑容:“小石头,你今晚可真好看。”
小石头被刘玉的眼神看得心里发毛,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,勉强笑道:“少爷,您是不是喝多了?我扶您回去休息吧。”
刘玉摇了摇头,一步步逼近小石头,声音低沉而沙哑:“我没喝多,小石头,我一直很喜欢你。你知道吗?你比那些书童都好看,都听话。今晚,你陪我吧。”
小石头听到这话,心里猛地一沉,后背瞬间冒出冷汗。他强压下心中的恐惧,继续后退,声音有些颤抖:“少爷,您别开玩笑了。我是您的书童,您要是有什么吩咐,我这就去办。”
刘玉却仿佛没听见小石头的话,继续逼近,直到将小石头逼到墙角,退无可退。他的眼神变得愈发炽热,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压迫感:“小石头,你别怕,我会好好待你的。只要你听话,以后在刘家,没人敢欺负你。”
小石头的心跳得飞快,脑海中一片混乱。他从未想过,平日里温和有礼的少爷,竟然会对他做出这种事。他强忍着恐惧,试图推开刘玉:“少爷,您冷静点,这样不合适……”
然而,刘玉的力气比他大得多,一把抓住小石头的手腕,将他按在墙上。小石头挣扎着,但刘玉的力气越来越大,几乎要将他的手腕捏碎。刘玉的脸凑近小石头的耳边,呼吸灼热,声音低沉而阴冷:“小石头,你别不识抬举。在刘家,没人能违抗我。”
小石头感到一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