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隐山接过药材笑道:“刚才我还想跟你商量商量价的。”“药材卖给你家又没有多少赚的,不够我费工夫的,到时候你还我药材便是。"顾佑安摆摆手打发他走。
“行,那就听你的。”
张隐山走前专门去厨房谢过杜氏:“若不是您开口,罗家婆媳不知道我家底细,也不会去找我爹瞧病。”
以前村里人虽然会问他爹发热了,暑热了该煮点什么药汤喝,这般正经开方看病的却是没有的。
杜氏大笑道:“你爹不嫌我话多就是了,感谢倒是不必。”“婶子哪里的话,我将才过来时,我爹专门嘱咐我,叫我谢谢您。”“咱们两家不说这些,你且回吧,别叫人等久了。”“哎。”
张隐山走后,杜氏跟女儿说:“张家眼看着要起来了。”顾佑安笑道:“这不挺好,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越来越好,咱们家才会越好。”
正是这个道理。
晚食做好了,母女三个坐一桌用饭,阿萱看着桌上的饭叹气。“小人家家的,叹什么气。”
“娘,我想我爹了,我想我哥,想郭师傅,想郭姐姐。”杜氏轻哼:“你想不想你爹我不知道,你想你哥、郭师傅和你郭姐姐,肯定是想他们打猎带回来的野鸡野兔子吧。”阿萱咧嘴笑:“想吃肉啦。”
“想吃肉且等几日,等你爹回来就有肉吃了。”郭师傅带着田二郎和顾文卿去平安镖局借马练习骑射去了,顾稳则是出门办事走了,估计要两三日才会回来。
晚上睡觉前,顾佑安去厨房打热水洗漱,打开柜子,往柜子里面放了三条腊肉,几斤昆布和几条冻海鱼、鱼干。
杜氏进来瞧见:“你那里存的快吃完了吧。”“腊肉还有几条,昆布、冻海鱼、鱼干还有不少。”去年在山海关那里买了海货并不算多,只是去年冬天出门的时候少,为了掩人耳目,拿出来的并不多。后来开春天气热了,各种海货更不好拿出来了,就只能存着。
“娘,去年存的橘子葡萄,还有今年收成的水果都存着,要不一块儿拿出来?”
杜氏不许:“咱们又没出门,那些果子拿出来太过扎眼。”“那等爹回来我拿些橘子出来吃,桃子、葡萄就不拿了。”商队就算送些鲜果到松江城,桃子、葡萄这些不合季节且不好运送的肯定不能拿出来,也说不清。
“也行,少拿些,等你爹回来咱们自家人尝尝味儿就是了,不给你哥吃。”顾佑安笑着点点头,给她哥吃肯定就要给郭师傅吃,郭师傅见多识广,指不定就要露了马脚,到时候倒是不好处理。天儿冷,烧炕也麻烦,爹爹不在家,顾佑安抱着被褥去爹娘屋里睡。母女三个睡一铺炕上,杜氏坐在炕上通头发,一边闲谈道:“你白婶婶听人说,北山上有座道观灵验得很,等明后日你爹回来了,叫他看家,咱们去道观里烧香祈福。”
“去年你醒了时就该去道观烧香还愿的,只是去年家里出了事,没工夫去,今年家里事情也多,就耽误到现在。”杜氏叹道:“人哪,有时候就该相信老天爷自有安排,安排坏了咱们骂他两声他也该听着,若是安排好了,烧香感谢感谢也是应该的。”顾佑安拥着被子笑:“行,听您的,咱们回头就去道观烧香。”又过了一日,顾佑安身上干净了,杜氏这才允许她洗漱,顾佑安去空间里洗漱一番出来,阿萱跟只小奶狗一样扑在她怀里嗅嗅:“姐姐好香呀!”无香的洗漱用品早就用完了,剩下有香味的顾佑安偶尔少量用一用,不像这丫头扑到她怀里根本闻不着。
顾佑安抱起她去门外:“今儿爹该回来了,你猜猜爹会给咱们带什么好吃的?”
阿萱手脚扑腾着,特兴奋大喊:“吃肉,阿萱要吃肉,红烧肉!”罗家三个儿媳过来做活儿,正进门,罗大媳妇儿道:“若是馋,去河里捞条鱼回来炖汤喝也不错,正好你家有渔网。”“姐姐,吃鱼。”
“行吧。”
今儿天气暖和,她身上也干净了,沾了冷水也不怕她娘说,顾佑安牵着妹妹去河边捞鱼。
提着木桶和渔网到河边,看到他们姐俩过来,有个眼熟的半大小子跑来:“顾姐姐,我们帮你撒网,一会儿还帮你把鱼和渔网送回家去,你家渔网可能借给我们使使?″
“行,一会儿我用完了,你们拿去用就是。”“哈哈哈,顾姐姐不用忙,我们帮你捞,你在一旁瞧着就是。”三五个小子凑过来,有的拿着钓鱼的杆儿,有的拿着湿漉漉的竹箩筐,都在想法子捞鱼呢,可惜工具简陋了些,不好用。有了渔网就好使了,那渔网撒下去呀,就没有落空的,最差也能捞一条手臂上的鱼来。
捞起鱼来,几个人在那儿欢喜惊叫唤,阿萱想跑过去凑热闹,被顾佑安一把拉住。
“别过去,他们站那儿地上湿的,一个没踩稳滑江里面了。”“哦。"阿萱不情不愿地应了声。
静静地看着江面,看得久了,也忍不住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。“顾姐姐,我们送你回去。”
“好。”
几个半大孩子捞了半箩筐鱼,顾佑安只要了三条,其他的他们自己分。被他们几个送到家门口,顾佑安瞧见她爹回来了。“爹呀,给阿萱买什么好吃的回来啦!”
阿萱撒开姐姐的手,欢喜地噔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