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是有职工食堂的,只是胖护士的嘴比较挑剔。
对于美食她是勇于尝试的。
康母没想到,这就完成了两单。
就这样,这事算是这么定下,还有了个良好的开端。
蛋花汤弄点紫菜,撒点菜末,稀一点没多少成本。
胖护士吃完还专门跑过来点评说,中午的盖饭太好吃了。
用康父的话说就是,从小饿惯了肚子,长大就想当个做饭的厨子,当个好厨子,饿不着肚子。
刚结婚时,康父也有着雄心壮志,开个大饭店,但那时下馆子的少,还有好的厨子也并不一定能成一个好的老板,赔的一塌糊涂。
康父做厨师是爱好,也是志向,所以十分喜欢钻研菜品,在康昇的印象里,康父的私房菜是一绝。
胖护士接着说:“我的同事尝了也觉得好吃,明天可能要多点几份。”
做了两天,单量到了二三十份,原杰是干劲十足。
有钱了,那些薄纸宣传单,也被康昇换成巴掌大的硬卡纸片,双面彩印,和原杰挨个科室和病房又发了一遍,见人就发。
清早,康父过来接他,给他办理出院手续。
当康昇见到愁容满面的康父时,愣住了,短短几天康父就瘦了一圈,
新店投资过大,完全超出康父的预期,康父就生出一丝悔意,觉得不该这么头脑一热,冒进开了烧烤店。
康父就是这性格,未见胜先虑败,做事犹豫,所以前世一直也没迈开这一步,脚刚伸出去,就怕绊倒,又缩了回去。
而康昇感受到康父不善的眼神,只感觉背后凉嗖嗖的,随着出院心中兴起的澎湃也随风消散。
老人也挥手和他告别。
前世的他,人生像大型苦难现场,走了那么多的弯路,吃了那么多的苦,踩了那么多的雷。
还有找他的林小溪。
康父骑着三轮拉着康昇一路回了饭店。
回到饭店的康昇,看到康母在择菜,洗菜,备菜。
康父放下东西,去后厨忙去了。
康昇转着看了一圈,和装修师傅聊天,刚开始装修师傅不知道康昇这半大孩子是干什么的。
直到康昇有意无意的透露出,这是他家的店,他是这家店的少东家。
又问了一些装修上的事,造价,风格之类的,了解当下行情。
前世的这个烧烤店,刚开始的时候装修的也是大众化,占了天时和地利的原因。
这就是占了先机的好处。
当然那个老板之前也是干烧烤的,算是老本行,也占着人和,有不少老顾客,所以在街区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,能先把烧烤店开起来。
回到小饭店,原杰已经记录了几个订餐信息,陆续还有电话进来。
十一点多的时候,康父慢慢把订餐备好,米饭的先做,面食后做,放到保温箱里,原杰骑上三轮送往医院。
十二点多的时候原杰回来,康父开始准备新一轮的外送餐,这时小饭店的客人也不少,他一个人已忙不过来,康母也系上围裙在后厨帮忙。
就如许多人的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