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仓买了偏休闲的短袖,裤子,还有运动鞋,李海明还是买的衬衣,西路。满仓笑李明海死板,李明海笑满仓不懂欣赏,不过当两人走出商场的时候,都引起一群菇凉侧目相识。
已是中午时分,五脏庙开始起义,他们瞅见街角有一家国营饭店,招牌上的“国营饭店”四个大字都有点褪色了,玻璃橱窗上蒙着一层黄黄的油垢。推门进去,一股子炒菜的香味就扑鼻而来,还夹杂着人们的说话声。就在这时,突然有人喊:“满仓哥!”满仓抬头一看,原来是小雅和她妈妈坐在靠窗的位置,正朝着他们挥手呢。
李明海在饭店门口一眼就瞧见满仓的身影,双目瞬间放光,兴奋嚷嚷道:“满仓!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上小雅和阿姨!”话音刚落,他便脚步匆匆,径直朝着满仓那边走去。满仓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原本还想着另寻一家饭店,可眼瞅着李明海已经快步上前,无奈之下,也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后面。
小雅目光敏锐,一下就注意到满仓,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,脸上笑意盈盈,打趣道:“满仓哥,你换上这身衣服,简直像换了个人,差点都认不出来了!”
满仓挠了挠头,脸上挂着一抹憨笑,半开玩笑地回应:“哪里哪里,和妹妹你比起来,哥哥我这模样,实在拿不出手啊。”
小雅听了这话,开心得“咯咯直笑”,兰馨芝也忍不住轻笑出声,旋即热情招呼道:“满仓,没想到你们也来这儿吃饭,快过来,咱们一起吃!”说着,她抬手把服务员叫了过来,又点了几道菜。
满仓也没扭捏,点头应下,便在一旁坐下。他将装着薯干的布袋轻轻放在身旁凳子上,下意识地伸手按了按袋口。刹那间,袋子里香甜的薯干味悠悠飘散出来,在饭店里弥漫开来。
兰馨芝鼻子一耸,闻到这股诱人的香味,好奇地指了指满仓的布袋,开口问道:“满仓,你这袋子里装的啥呀,怎么这么香?”
满仓心里猛地一紧,忙不迭回应:“没啥,就是老家自己做的一些薯干。”说着,手指又不自觉地按了按袋口,随后从布袋里掏出一袋用信封装着的薯干。他轻轻打开信封,琥珀色的薯干瞬间映入众人眼帘,馥郁的香气愈发浓烈。
小雅一把夺过信封,指尖迅速拈起一粒薯干,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。“好吃!”香甜滋味在舌尖蔓延,她忍不住欢呼起来,声音清脆响亮。满仓见状,嘴角浮起一抹憨厚笑意,又探手从布袋里取出一包,双手递向兰馨芝。
兰馨芝笑意盈盈,轻轻摆了摆手,劝诫道:“我向来很少吃甜食,小雅,你也得控制点,别吃太多。”
“妈,这薯干好吃到爆!”小雅一边嘟囔,一边俏皮地眨眨眼睛,趁兰馨芝不备,将一粒薯干塞进她口中。
满仓见状,忙耐心解释:“阿姨,虽说薯干含糖,但它富含膳食纤维,能促进肠道蠕动,呵护肠道健康。薯干中的可溶性纤维,对调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也大有益处。而且,我们这薯干,用的是传承多年的传统手工工艺制作。”
当软糯香甜的薯干在兰馨芝口中散开,她原本从容的神色瞬间被打破,先是猛地一怔,双眼微微睁大,流露出一丝不可置信。紧接着,惊喜如涟漪般在她脸上徐徐漾开,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,由衷赞叹道:“你这薯干,味道确实地道!”
话落,她微微皱眉,目光凝视桌面,陷入沉思。片刻后,她缓缓开口,语气带着几分疑惑又像在自言自语:“雅渠县前进公社,我记得那儿也产薯干,可印象里,也没有怎么好吃耶。”
“我妈当年在你们公社工作过,后来调到县城,现在都到市里工作啦。”小雅在一旁兴致勃勃地说道,还俏皮地眨眨眼,“不然,我妈才不会这么轻易饶过张李那小子呢!”
满仓和李明海听后,恍然大悟。满仓目光一亮,连忙问道:“原来阿姨曾在我们公社工作过!阿姨,您知道满家村吗?”
兰馨芝轻轻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一丝遗憾:“我听说过有个村子,村民都姓满。但满家村具体在哪里,我还真不清楚。不过,我听闻有个满家桥水库,景色十分漂亮,可惜一直没机会去。当时我在前进公社只待了短短几个月,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。”
“满家村和满家桥紧挨着,满家桥瀑布在周边小有名气呢。”满仓热心介绍着,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,“我们村的薯干,都是乡亲们亲手晾晒的。以前闹饥荒的时候,大家饿肚子,就靠这些薯干充饥。如今红薯丰收了,鲜红薯不好保存,做成薯干既方便储存,又承载着大家的回忆。”
“那你们这次来市里是做什么?”兰馨芝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关切地问道。
李明海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,抢在满仓前面说道:“我们来拓展销路!这薯干在我们县城一上市,就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。”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薯干在县城销售时的火爆场景,手舞足蹈的模样,引得邻桌的客人都忍不住侧耳倾听。
正说着,服务员陆续将一碟碟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桌。兰馨芝一边热情地招呼大家动筷,一边瞥见女儿手中的薯干,眉头轻皱,沉思片刻后,缓缓摇了摇头:“你们的薯干味道确实不错,但就这包装,如果想在市区打开市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