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事出反常必有妖。
一打听。
好!东部开始大汉化了!
“我@¥#%!……”
这些事情,给陛下讲了能怎么样?陛下对这个什么什么二世如何发火,如何想办法扭转大汉化有兴趣吗?
没兴趣的,这个题目对米特里达梯二世是无解的。
他前半辈子为了融合希腊化的西半拉,装作自己是希腊文化的推崇者。
怎么,后半辈子为了弥合大汉化的东半拉安息,装作自己也是儒教信徒,再和东部大汉信徒们打成一片,一起高喊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?
然后给磕一个呗?什么?标准流程得嗑三个?
岂有此理!
‘他妈的大汉不是东西,玩儿文教合一政法合一,不要脸!’
东方朔当然不会把米特里达梯二世骂刘彻不要脸的事情告诉刘彻。
没那个必要,反正也不是指名道姓骂的,就让他骂呗,大汉一路过来没少挨骂,每次都上报,报纸都不够版面写的。
要是次次上报,气诈了的长安市民不得高呼杀个片甲不留啊!
长安这边的刘彻看的实在是无聊,顺手把情报册子丢给了东方朔:“你看着吧,把安息搞定后,给你封侯。”
东方朔眼睛一亮:“臣,领旨!”
等东方朔退下去后。
刘彻站在窗边不知道想些什么。
问题就出在这儿。
十五岁时,没有权利的刘彻,忙的跟狗一样。
三十岁的刘彻,掌控大汉,却时不时能偷闲去打猎。
如今年近五十的刘彻,掌控着五倍原大汉人口,八倍原大汉人口,复杂一百倍的机构。
却闲的没事干。
让几大机构收集了好久的安息情报,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,制定个计划把安息干了。
然后打开情报一看!
发现安息脆弱的就像巧克力。
你敢摔,他就敢碎。
你敢稍微加点热,他就敢化。
你敢稍微捏一把,它就变形。
根本没有任何正视它一眼的必要。
这就让刘彻很迷茫。
在他刚知道安息时,还知道安息是一个强大的国家,虽然大月氏过去干了安息一顿大逼斗。
但当时刘彻也没想过安息弱,而是觉得大月氏出去后蛟龙入海变强了。
所以派遣张骞去联络大月氏,准备一起打匈奴。
这么多年过去后一看,安息好弱。
其实安息没变过。
但……大汉太强了。
强到根本没必要太紧张的面对安息。
平常心就最好。
刘彻回望来时路,看到的都是霍海。
霍海一步一步,让大汉强盛到了今天的程度。
自己只干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把霍海搞出来的强力工具,全部收进自己的工具箱。
自己手握工具箱,霍海不能不给新工具。
所以,工具箱里的家伙事儿越来越多。
如今,任何难题,在这个工具箱里都能找到几十个解题方案。
以前对未知的探索,如今变成了不动脑子就能解决的事情后,一切了然无趣了起来。
失去了乐趣之后,只剩下了占有欲。
刘彻看了看手里的泰山封禅计划书,转手递给了王内侍:“传下去,一切从简,让司马相如搞个章程,速度封禅,晚了朕怕赶不上了。”
王内侍一哆嗦:“陛下,怎么会赶不上了?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时,千万不要说这种话啊!”
刘彻:“朕怕晚了就要拿下安息了,到时候计划书还得改。”
一旦拿下安息,安息附近那些小国就全部到手了。
大汉不是安息,安息能容忍附近一堆小国,大汉不行。
一旦拿下安息,几乎等于大汉如今的领土范围,再翻一倍!
那就是对比原来的大汉领土,翻了十六倍!
如果实现,那封禅仪式必定要改。
谁能想到,封禅需要的所有功绩中,最难做的一项是……做计划书?
老是做一本,就赶上个大进步,改一次。
做一本,改一次,做一本改一次。
刘彻三十五岁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志向。
“他秦始皇可以巡视天下,我刘彻也可以,我要巡视的疆域不能比他小,去的边境不能比他近!”
好,现在好了。
现在自己小五十岁,现在自己马上出发,马不停蹄的去巡视天下。
自己巡视的越快,将士们越受鼓舞。
将士们越受鼓舞,打下的领土就越多。
打下的领土越多,没巡视的领土就越多。
没巡视的领土就越多,自己的巡视就越慢。
所以,自己巡视的越快,自己就巡视的越慢。
他奶奶的没完了嘛不是!
“速度封禅,不能再等了,再等朕怕有变!”
正说着呢,公孙贺冲进大殿:“报!!!陛下,天大的喜讯!”
刘彻心态崩了:“朕不想听到喜讯!!!”
公孙贺一愣,改口:“报!陛下,传来了一个天大的